疏桐上蝉
产业扶贫重在增加农民的“获得感”
杂文  2016年11月29日  阅读:860

日前参加一个扶贫现场会,企业负责人来介绍经验:公司流转贫困村的土地建基地,搞食用菌大棚,贫困户以扶贫资金入股,黏在产业链上,有土地租金、打工薪金、分红股金,变身“三金”农民。算收入账,一年就能脱贫。(11月21日人民网)

当前,各地的脱贫攻坚战已经进入攻坚拔寨的关键时期,扶贫怎么扶,各地在实践中不断摸索,呈献各种答案。在扶贫的对策中,产业扶贫是一个重要的选项。毕竟产业扶贫,其扶贫的持续性、深入性、广泛性是非常突出的,对贫困户的带入感是很强的。通过引入产业,公司+农户的模式,公司负责基地建设和运营,农户提供土地、扶贫资金、劳动力,如此实现双赢。事实上,这种模式早已在不少地方实践过,成效是有的,但风险也是有的。

产业扶贫要在“带入感”,让尽可能多的贫困户参与其中,实现产业扶贫的全覆盖、全带动,形成扶贫的规模效应。表面上看,通过公司+农户的合作把贫困户黏在产业链上,有土地租金、找工薪金、分红股金,似乎收入不少。但实际的情况还是这样。毕竟一两个产业项目所需要的土地、劳动力是有限的,不可能把全部贫困户都带入;其次,产业的后续经营、发展及效益都决定了贫困户增收的持续性和稳定性。比如,有的地方对脱贫时间进行了明确规定,只要在那个时间点脱贫就算完成上级下达的目标,之后否会出现返贫似乎并不在考虑范围内。增强产业扶贫的“带入感”,一要选准产业项目,二要政策、资金扶持到位、充足,三要为贫困户提供必要的劳动技术培训,四要形成产业发展的多元化、规模化、持久化和效益化,实现由点连面带片的整体脱贫。

产业扶贫重“获得感”。这种“获得感”既指引入企业或产业经营者、投资者的后续收效,又指贫困户持续增收和幸福指数的提升。现在的问题不是扶贫“六个精准”是否落实,而是基层干部的思维和观念是否摆正,是为扶贫而扶贫还是为政绩而扶贫?上面有检查、问责的压力,下面有贫困群众脱贫的期盼,双重压力考验着基层干部持久扶贫的定力和利益观。产业扶贫最难的问题是实现扶贫的稳定性和彻底性,要避免返贫。要解决这个问题,需要产业项目的持续投入、持续经营、持续发展、持续带入,让贫困地区整体融入到多元化、规模化的产业体系当中,把贫困地方的经济产业做大做强,融合到区域整体经济体系当中,形成良性循环,实现贫困户脱贫后的持续性发展。